液晶,顾名思义就是液态的晶体,最早发现于19世纪末。
1888年4月,奥地利植物学家弗莱德里克·瑞尼泽尔合成了一种物质,后被德国物理学家奥托·莱曼研究认定是一种晶体,起名“液晶”,于是在1888年5月3日,液晶在科学领域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但瑞尼泽尔只发现了它的流动性、两个熔点和旋光性的性质。莱曼则对液晶开始了系统的研究。他在显微镜下观测到了液晶的偏光现象、晶体结构排列的有序性与光学的各向异性等。1889 年莱曼把观察结果发表在德国《物理化学》杂志上。
液晶的显示形态
80年后,人们发现液晶有显示上的奇特用途。在平板电器件上,液晶显示一炮打响,立刻成为全球的电子学界的研究热点,也成为商家不可忽视的商机。
液晶平板显示研究起缘于1961年。美国无线电公司乔治·海梅尔在实验中发现,巧妙施加电压时液晶层从红色变成透明,这一发现使他成为了开发液晶屏的先驱者。
1966年,约尔·哥德马奇尔找到一种新型液晶材料,首次使液晶进入电子设备的使用范围;1969年,德国化学家汉斯·凯尔克研发出标准液晶实用材料——丁基苯胺(MBBA),促成了微电子业的惊人发展。
如今,液晶显示器不仅能显示视频信号,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反应速度快、可视距离远、亮度高、可视角度大,更具备可数字化、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
上一篇: 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引力探测器B”
下一篇: “画蛇添足”的宇宙常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