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29日,新任第17届鲁卡斯数学教授——斯蒂芬·威廉·霍金在英国剑桥大学作了就职演讲。他曾带领众人探索“宇宙万物的原理”,是最接近“大宇宙”的人。
安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2年,霍金确定了理论物理中的“宇宙学”为自己的研究方向;1965年,他的论文“时空几何与奇点”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亚当斯学术奖,以此为起点,他开始了宇宙学和黑洞研究,直指宇宙创始的奇点;他提出解释黑洞的数学方程式,掀起了黑洞研究上“黄金时代”。
1973年,他从量子力学中找到了“黑洞不黑”的答案,宣布黑洞并不是“只吞噬一切”的天体,而是不断有X光、伽马射线挣脱出黑洞的“视界”而辐射出来,这就是“ 霍金辐射”。这一重大发现,后来被天文观测所证实。1974 年,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跳跃性转变,提出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为了确认“ 黑洞辐射,以及黑洞可能变小以致蒸发的说法”,霍金做了大量计算;1976年霍金与吉姆哈特尔在《物理评论》发表“黑洞辐射路径积分引论”的论文,“黑洞辐射”思想渐渐地被理论物理学界所接受。
在黑洞研究第15个年头,霍金觉察到公式核心处隐藏着矛盾,直接引发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在黑洞课题上的碰撞。他完成了《时间简史一从大爆炸到黑洞》 《时间简史续篇》等名作。
《时空简史》还创下了科普畅销书的世界纪录。
人类拍下的首张黑洞照片
上一篇: 数学王子——高斯
下一篇: “巴甫洛夫很...”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