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科普 - 科学史上的今天

单原子“杀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故事

来源:科学历 1339 2019-04-27

能不能把“单个原子”抓住,用什么工具“夹住”它?看似不可能的事,竟然有人把它实现了。

1981年,科学家格尔德·宾宁和海因里希·罗雷尔,成功地研制出了一台仪器,不仅能观察到物质表面的原子结构,还能把原子夹起来挪动。这台仪器叫做“扫描隧道显微镜”,它使人们第一次观察并操纵了原子。它利用了微观粒子的“隧道效应”,把隧道电流的强弱转化为空间信号,通过电脑分析得到样品表面单个原子的情况,还能把原子间距及排列状态用图像显示出来。1982年4月27日,他们把这一惊人的成果写成论文投寄给《IBM研究进展》杂志。

“扫描隧道显微镜”示意图

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的视野深入到原子尺度,还能在原子尺度上对材料进行加工,甚至操纵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工作在真空、大气、常温、变温等不同环境下,还可以把样品浸泡在水或其他溶液中操作,不伤及样品,对样品需求量很小,甚至在几微克材料上都可以操作,这对观测珍稀样品提供了便利,更有助于对生物样品的研究,特别是对DNA观测,在生命科学等领域研究中,它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的超强功能使表面科学、材料科学与分析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86年,格尔德·宾宁和海因里希·罗雷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人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