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国氢能产业与能源转型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原副总经理曹耀峰针对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氢能发展发表了重要演讲,以下是演讲的主要内容。
现在氢能行业逐渐火热,我们更应该厘清对它的认识,纠正早期认识的一些谬误。例如,制氢方面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氢能社会或者终极燃料的提法有待商榷。从能源结构看,氢能只是未来能源家族的一部分,而且在建筑用能、工业生产、化工原料等领域,氢能尚不足以完全实现代替。
观大势——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要积极探索能源转型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能源供应压力不断加剧,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格局。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保障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能源供应压力和约束不断加剧。尽管2013年之后,我国煤炭一次能源消费量以及占比均出现下降,但是煤炭一次消费占比仍然在60%左右,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压力较大。
同时,我国面临着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我国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15年6月30日,我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做出减排承诺,并在之后采取了积极行动。未来,我国面临着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必须加快构建以低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
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我国已进入累积性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的凸显期和环境健康事件的频发期,环境中污染种类繁多、数量大,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我国生态环境承载力非常有限,已经迫近生态红线。
此外,近年来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能源安全形势愈发严峻。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8年已分别接近70%与45%)。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更加复杂,能源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亟需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未来能源,发展氢能恰逢其时。
氢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为什么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氢能能量密度高,是木材的1000倍,煤的6倍左右,汽油的3倍左右,天然气的2.5倍左右。
其次,氢能来源比较广泛,煤、天然气、石油、工业副产物、电解水等均可制氢。此外对于弃风弃电的问题,氢能能够将其利用、消纳,可实现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耦合,有助于我国构建安全高效多元的能源体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氢能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燃料电池汽车迎来产业化发展重要窗口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燃料电池汽车备受关注。自2014年以来,以丰田、现代、本田等汽车公司陆续推出商业化的燃料电池汽车为标志,燃料电池汽车迎来产业化发展重要窗口期,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世界氢能协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20%的二氧化碳减排可以通过使用氢能完成,氢能消费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18%,氢能汽车将占全球车辆的25% ,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2.5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场价值。
在我国,氢能日益受到重视,2016年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涉及氢能和燃料电池应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目前已有20余个省市制订氢能、氢燃料汽车的发展规划;《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表蓝皮书(2016)》提出,到2020年,加氢站达到100座,氢能汽车保有量1万辆;到2030年,加氢站达到几千座,氢能汽车保有量百万辆,市场规模万亿元以上。
国有大型骨干能源企业应主动作为。一是积极支持和参与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抓住氢能汽车产业加速推进的历史机遇,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推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抓紧关键技术攻关和配套技术研发,尽快突破发展技术瓶颈,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最后,加强氢能产业人才的培养,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中国石化一直是我国企业界绿色低碳的倡导者和先行者。2018年,在公司成立35周年之际,中国石化于4月2日正式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实施国内规模最大的全产业链绿色企业创建行动,提出用六年时间建成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企业。这也是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致力于成为生态文明实践者、美丽中国建设者的庄严承诺。
中国石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曾表示,一方面要解决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问题,大力发展天然气,提升天然气在总体能源的占比,用低碳能源取代高碳能源,另一方面要发展好非化石能源,包括生物质柴油和航煤、地热以及氢能。
其中页岩气项目主要在涪陵,是100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同时在地热方面也是国内最大的地热企业,在雄安建立无烟示范城。接下来中国石化将在氢能上有所作为,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做出贡献。
谋全局——传统油气企业要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发展新能源是一项国家战略,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车,不仅是经济、环保问题,还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这一重大问题。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动力燃料正从单一成品油向更清洁、更环保的绿色能源过渡。
氢能与传统油气产业链关系十分紧密,与石油石化行业契合度极高。作为一体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国石化提供了全国1/3的化工产品、60%的油品需求,是我国最大的炼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
中国石化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拥有资源规划、炼化生产(制氢用氢、副产氢)、油气储运及零售终端建设与运维等多方面的技术基础与整合优势。换句话说,具备强大的制氢能力、成熟的能源安全管理的经验,以及全面的网络站点体系,这是中国石化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制氢能力,公司今年生产的氢气和使用氢气已达250万吨,占中国氢气总产量10%,占全球的4%。目前的制氢能力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主要被用于柴油、汽油加氢,但在工艺、技术、人才方面相近性非常高,转型的路径最短。
其次,中国石化对氢能源的安全管理经验有独到之处,先进的制氢技术和氢能的安全使用是氢能推广利用的关键。中国石化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技术,完善的危化品安全制度体系和保障措施。
最后,最重要的是中石化具有发展氢能的网络站点体系。诸多省市在关于氢能的发展规划中,把利用现有网络节约土地和水电基础设施作为先决条件。中国石化是国内拥有加油站最多的企业,3万余座加油站遍布全国,可以构建国内最大的加氢网络,不仅具有进入氢能产业市场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能对我国氢能汽车产业的加快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推动作用。
干实事——全产业链行动,多点突破,带动全面
发展氢能一直是世界各国能源布局中的重点。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先后制订了多项氢能研究计划,将其列入国家战略。
日本在氢能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底,日本拥有100座正在运营的加氢站,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并在2014年,日本发布《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
韩国将“氢经济”列为三大创新增长战略之一,截至2018年8月在营站11座,2018年6月,韩国颁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战略路线图》。
美国氢基础设施最密集的地区位于加州。2013年初,加州众议院通过第八号法案,旨在为加氢站网络提供资金支持,美国能源部也于2012年同汽车制造商等发起公私合作关系,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发展氢能符合国情要求。氢能在国计民生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家应尽快建立顶层设计,统筹氢能产业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对氢能全产业链发展予以规范引导。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应协同创新、发展,全产业链发力,多点突破,带动全面。汽车行业、能源行业应携手破解氢能产业化、商业化的难题。
从企业层面来讲,世界主要石油公司都制订了自身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10年来,以壳牌、BP、道达尔为代表的石油公司在氢气制取、储运及加氢站建设等方面,已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是世界氢能产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BP进展相对较早,早在1978年,BP公司就申请了第一件氢燃料电池相关专利。BP拥有超过40年的制氢经验和超过10年的汽车加氢站运营经验。BP同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公司合作研究先进燃料电池技术,并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座加氢站。
壳牌已经全面进军氢能领域。2016年,壳牌开发液氢运输船,并将澳大利亚丰富的低质褐煤转化为氢气,液化后船运至日本。2017年2月,壳牌与丰田合作,在加州建造7座加氢站, 并将在2024年增加至100座。2018年,壳牌在其发布的《能源转型报告》中指出,将于2030年前在英国投资加氢设施等。
道达尔也正在积极推进加氢站布局。2013年在德国政府的主导下,道达尔与壳牌、戴姆勒等公司联合推进有关项目落地,计划在2023年前在德国建设400座加氢站。截至目前,道达尔已经在德国建成了10 座加氢站。此外,道达尔还与林德公司、宝马公司在氢气加注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合作。
2018年,在公司成立35周年之际,中国石化实施面向新时代的“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部署,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
能源化工公司也要在这里面推进氢能等新能源的产业发展,现在正在积极地刚才说的优势认识进行大的规划布局。
中国石化正在全面推进相关工作。首先建立专门办事机构,即新能源办公室;成立资本公司;统筹规划,启动整体布局,目前已确立10座加氢站选址。中国石化借助冬奥会东风,将在氢气供应、车辆加氢、加氢站运营等方面与社会企业展开合作,为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氢燃料电池车运营提供保障。中国石化还对燃料电池开展相关研究。
除此之外,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正加快构建“油气氢电非”融合发展的高价值生态圈,推进从油气传统能源向综合能源供应升级。2017年4月,中国石化销售广东石油分公司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签订了加油、加氢、充电“一站式”汽车综合服务战略合作项目。
氢能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各界应抓紧推进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标准制定、工程示范、科技攻关等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文 | 王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