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堂 - 百科

雾≠霾≠雾霾≠细颗粒物

来源:颗粒在线 1179 2019-03-16

  细颗粒物、PM2.5、雾、霾、空气污染、能见度差,这几个概念在很多公众心中可能就是一回事:雾霾。



北京的雾霾


  但是,雾霾既不是气象学也不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术语,雾、霾等相关词汇有明确的科学界定或规范性解释,雾≠霾≠雾霾≠细颗粒物(PM2.5)。


  雾(Fog)和霾(Haze)都是天气现象,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自然现象,是近地面的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美丽的山间雾景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沉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免。


  通常,在气象上雾和霾是通过相对湿度来区分的,相对湿度低于80%时发生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霾。


  事实上,雾和霾之间并不总是存在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雾和霾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简单地用某个相对湿度值将其严格区分开。


  即使是一些相对湿度较高的大雾天气, 也不能完全排除人为污染的因素。


  目前,国内外大多以基于能见度的气象学判据来识别霾过程。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以能见度为标准,当各种源排放产生的细粒子及其前体物共同导致大面积区域能见度降低的现象时,即认为发生了区域性颗粒物污染即区域霾。


  在大气呈现区域性和复合型特征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的霾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和复杂。


  2013 年以前,我国气象部门对于区域性污染天气现象的识别限于以粗颗粒为主的五类天过程,以能见度、风速和相对湿度为基本判据(表1)。



表1:主要区域污染天气现象的气象参数和颗粒物理化特征


  2013年1月,气象部门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了修订,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将PM2.5作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使霾预警不仅反映大气视程条件变化,而且体现空气污染或大气成分的状态。


  2017年1月,为避免与空气重污染预警预报的不一致,气象部门暂时不再发布霾预警预报。



气象部门不再发布霾预警预报的消息在网上上不胫而走



本文节选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著。

标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热点新闻推荐
COPYRIGHT 颗粒在线KELI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津ICP备2021003967号-1 | 京公安备案 11010802028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