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第三季度作为电子行业的传统旺季,但今年下游市场需求疲弱的担忧始终笼罩着整个行业,盘面上半导体板块出现了阶段性回调。其中,代表性的半导体存储供需出现拐点,行业预测DRAM、NANDFlash将进入跌价周期。另一方面,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面对芯片短缺,国际巨头持续扩产,而国产存储头部梯队企业在第三季度业绩普遍向好,加快了产品迭代以及产业链的纵深联合,并积极布局汽车等市场。
存储市场价格松动
“从市场情况和趋势来看,存储应该是跌的。”来自深圳华强北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缺货涨价尤为凶猛的MCU价格也略微松动了,整体看,高品类的电子元器件长期还是缺货状态。
进入第三季度,芯片价格已经出现了显著分化。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分支,DRAM价格已经连续下跌。Wind显示,以指标性的某款8GBDDR4内存以例,产品现货价格从8月份每个3.11美元降至最新2.24美元;容量较小的4GB产品也下跌。
集邦咨询指出,由于市场对DRAM的采购收缩,加上现货价格领跌所带动,预计第四季合约价反转机会大,预估将下跌3%至8%,结束仅三个季度的上涨周期;另外,预计NANDFlash市场采购需求也将转弱,第四季合约价将转为小幅下跌0至5%,终止两个季度的上涨周期,预计2022年整体NANDFlash市场将进入跌价周期。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吴雅婷向记者表示:“无论是DRAM或是NANDFlash,预计跌价的走势或延续至明年上半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增长低于供给的增速。”
统计显示,智能手机、服务器及笔记本电脑市场通常为DRAM主要消耗市场,今年来以来增长强劲,相对增加了2022年的同比基数,所以明年生产、出货的大幅增长难度增加;另外,电子零部件的短缺在长期难以缓解,终端产品组装也会受限,预计2022年DRAM需求端的增长率预估仅16.3%,将低于供给端的增速。
存储主控芯片厂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在终端消费品电子需求旺盛,但是从6月份开始手机需求下滑,中国市场疲软趋势蔓延到全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存储产品需求;相比,商务电脑需求强劲,消费电脑在今年7月份开始大幅下滑,近期有缓步回升趋势。
另外,数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最新披露的市场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在2021年第三季度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3%,销量达到7650万部。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和电子零部件短缺对终端需求影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销量未能出现任何重大改善。
业内人士指出,去年由于客户端尤其是消费电子担心疫情期间交通受阻,拉高库存,存储价格持续上涨,后来随着疫情缓和,内存的部分价格又开始陆续下跌,而今年市场出现类似的情况,现阶段库存水位偏高,加上处于新品需求空窗期,导致行情表现旺季不旺,接下寄希望于年底一波备货潮。
巨头扩产
虽然存储市场出现调整,但国际存储巨头看好数据中心、汽车等市场需求拉动,以及考虑缺芯状况,则继续推动扩产。
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披露,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约3.315万亿韩元(28.43亿美元),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约2倍。其中,由于部分客户先消化自己库存的计划,以及PC市场需求疲软,与部分客户的谈判时间延长,营收主体DRAMBit出货量增长略低于预期,不过,公司DRAM产品的平均单价仍然保持了近10%的增长,加上DRAM产品良率改善和生产占比增加,使得单位成本下降,确保了该部分业务盈利水平;另外,NAND业务扭亏为盈。
展望后市,SK海力士表示,对于海力士在内的供应商而言,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会比较灵活应对市场环境;考虑来自数据中心方面需求,NAND市场增长潜力广阔。所以,DRAM的供应从今年下半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都会比较保守;而对NAND的供应将与市场需求增长一致。
SK海力士还在10月29日宣布,将以约合4.92亿美元收购韩国晶圆代工厂商KeyFoundry。KeyFoundry主要生产电源管理、显示驱动和微控制器单元半导体(MCU)等芯片,本次收购完成后,SK海力士预期8英寸代工能力将增加1倍。
另一家存储原厂巨头美光科技透露了将扩大美国在内晶圆厂规模。对于存储芯片市场变动,美光科技公司高管承认存储芯片的出货量将在短期内从非常强劲水平温和下降;不过,2022年存储器市场的需求将会受到来自数据中心、服务器、5G手机出货以及汽车和工业市场的拉动。
三星电子高层也在日前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考虑到全球芯片短缺,造成从汽车到智能手机等关键产业均面临生产难题,三星计划扩大晶圆代工,预计到2026年产能达到目前的3倍。
对于国际巨头扩产,吴雅婷向记者指出,明年虽然资本支出仍维持高水位,但主要皆用于制程转进与更长远的产能规划,因此2022年的投片扩张不会太明显;考虑当前存储已经进入供过于求,均价皆开始下滑的态势;但由于产业仍有生产规划上的秩序,因此预期跌价幅度不会低于总摊提后的生产成本,所以大部分的供应商仍会持续处于获利状态。
除了存储原厂,其他晶圆代工厂也在积极扩产。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最新传出将与索尼联手在日本设厂;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格芯10月28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未来两年将投入60亿美元,用于扩大其在新加坡、德国和美国工厂的产能。
据集邦统计预测,在台积电为首的涨价潮带动下,预期明年晶圆代工产值将达1176.9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13.3%,各大晶圆代工厂宣布扩建的产能将陆续在2022年开出,且新增产能集中在40nm及28nm制程,预计现阶段极为紧张的芯片供应将稍为缓解;但考虑届时产业链备货情况,预计产能纾解的现象恐怕不甚明显。
IDC则预警未来半导体产能过剩的风险。据预计,半导体行业将在2022年中达到平衡,随着2022年底和2023年开始产能大规模扩张,2023年或将出现产能过剩。
国产存储梯队纵深联合
从第三季度的业绩来看,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向好。Wind统计显示,截至10月29日,(申万)半导体行业中约九成已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在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同比增速中位数也创下了近三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进一步来看,多家包含存储业务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并且加强与产业链纵深绑定,并向汽车领域拓展合作。
其中,国科微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19倍,达到1.81亿元,其中,主要利润贡献集中在了第三季度。期间,公司多个产品线收入增加,增厚业绩。
国科微主要负责提供数据存储、多媒体和卫星定位芯片解决方案,采用Fabless模式运营生产。对比固态硬盘同行企业,公司掌握自有控制器芯片,其自研的固态存储控制器GK2302系列芯片已实现多个版本的开发,并通过国测和国密的双重认证,并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公司新一代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GK2302V200目前也已量产,基于该芯片的产品也已于2021年正式上市。同时,公司也加深了上下游联系,在缺货行情中保证晶圆产能。
国科微行业产品部总经理田达海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公司与长江存储在2019年已经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并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另外,今年存储主控芯片缺货,而国科微采用自研主控芯片且提前一年下单,所以能够平抑缺芯潮的影响,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国科微在国产存储市场已居于第一梯队。
作为国内存储龙头,兆易创新第三季度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178.47%,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倍。兆易创新主打NORFlash存储,去年挺入全球第三;同时,兆易创新已经切入了DRAM芯片市场,与长鑫存储合作主要面向利基市场,已经形成盈利贡献。今年6月兆易创新推出首款自有品牌DRAM产品,已在主流消费类平台获得认证,并在诸多客户端量产使用。据公司高管在9月机构调研中指出,19nmDDR4已经量产出货,17nmDDR3正在积极研发中,顺利的话,有望明年能给公司贡献营收。在汽车领域,兆易创新推出了全国产化车规闪存芯片,数据吞吐率系现有产品5倍以上。
通过收购并表北京矽成(原ISSI),北京君正也切入了存储芯片业务,并在国内汽车存储IC领先。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延续了高速增长趋势,盈利同比增长近25倍至2.8亿元。除了DRAM产品,北京君正也在推广Flash产品线在汽车、医疗和高端消费等市场的应用,另外公司面向大众消费类市场的NorFlash芯片完成了样品生产并展开了市场推广。
在晶圆代工产能紧缺背景下,北京君也加强与上游供应链资本绑定。今年7月,北京君正增资晶圆代工厂荣芯半导体,计划斥资1亿元投资认购荣芯半导体注册资本400万元;另一方面,北京君正推出的13亿元定增将获韦尔股份认购5.5亿元,形成车载CIS与汽车存储IC的业务战略合作。
另外,科创板存储接口芯片商澜起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下降25%,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3%。据介绍,由于云计算行业从去年下半年进入去库存阶段,加上DDR4内存接口芯片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期,导致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拖累了业绩;而随着行业持续复苏及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的良好表现,公司业绩逐季向好趋势明显。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倍。另外,今年10月公司DDR5第一子代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已成功实现量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