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在线讯:智能穿戴站上科技行业新风口。
挂在耳边的无线音频耳机、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架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监控健康的心脏仪……不可否认,智能穿戴设备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据第三方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21年第二季度总出货量达到4090万台,同比增长5.6%。
千亿级的市场规模,也吸引了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竞相角逐。苹果、小米、华为、荣耀等厂商纷纷入局。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已成为可穿戴设备主要投融资区域,共发生29起投融资事件,占全球投融资数量约54.72%。
智能穿戴迎风口
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近30%
智能穿戴又名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用品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的可以穿戴的设备总称。产品能够与人体直接接触,帮助用户听取或者观看内容,又或者可以采集人体健康信息,辅助健康运动和医疗。
目前比较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有智能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还包括未来可大范围普及的智能服饰、辅助医疗设备,以及可能呈现延伸人类能力的智能器官、植入性芯片等。
在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功能下放和消费分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正保持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长。
据IDC数据显示,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从2016年的3876万台增至2020年的1.07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30%。2021年上半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已达6343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43.51%。
从全球来看,对于智能手表,IDC预计全球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1.06亿块增至2025年的近2亿块。而苹果将继续主导这一领域,不仅是因为其发布的新品iWatch7,更重要的是苹果对于其他旧型号产品的定价策略;对于耳戴式设备或智能耳机,IDC预计全球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2.65亿台强劲增长到2025年的5.04亿台,复合年增长率为13.7%。
智能穿戴为何走俏?前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随着消费者穿戴习惯的改变,其接受性越来越强。可穿戴设备与人体密切接触,能够采集到多种人体数据,提供视觉、触觉、听觉、健康监测等多方面的交互体验;其次,可穿戴设备是手机使用习惯的延伸,部分消息通知、听音乐、打电话等功能不再需要依靠手机即可实现,使用方便;第三,随着科技进步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实用性越来越强。
谈及为何进入智能穿戴领域,荣耀CEO赵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荣耀已不局限于单一硬件性能,单一智能产品的升级,而是要把它们连成一体,给用户带来无缝连接的全场景体验。智能手表能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简单,终端的融合和协同就更加实用和高效。”
手表、TWS耳机强势增长
手环增速趋缓
在所有可穿戴产品中,智能手表、手环和耳机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他类型的产品受限于技术、价格、使用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市场规模较小。
有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均达到2540万只,同比增长37.9%,智能手表占全球可穿戴手表市场的62%。在智能手表类别中苹果仍然是头号玩家,而且保持明显优势。第二季度,苹果在智能手表市场的份额为31.1%;排名第二的是华为,占比9%,Garmin则以7.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智能手表能延展出传统手表、智能手机无法提供的功能,同时又能和手机进行互补。它所带来的功能和传统手表相比,增加了通知和健康检测这两大核心功能。”Vivo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健康检测为例,几乎每个智能手表都配备运动数据监测、心率监测等功能。
同时,TWS耳机表现依旧抢眼。由于摒弃了传统线材连接方式,TWS耳机可让用户在耳机通话、听歌上面变得更加自由便利,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降噪技术是TWS耳机未来技术升级方向。2018年至2020年,TWS耳机出货量以11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2020年出货量达2.2亿副。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TWS耳机的出货量仅有918万副。随着苹果推出的AirPods大获成功,才真正意义上引爆了这个市场需求。2018年该产品的全球总出货量达到4600万副,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4%。
在诱人的市场“蛋糕”面前,一批又一批的厂商开始涉足这个领域。而TWS耳机市场规模增长也在2019年达到高峰,出货量达到了1.29亿副,年增长率更是在当年第三季度达到了183%。
相比前两者,智能手环整体市场规模虽大,但增速已大大放缓。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智能手环出货量以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0年出货量达7890万台,预计在2021年至2025年将保持约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数年间,包括苹果、亚马逊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一直想将业务扩展到医疗健康领域,比如,苹果公司在2014年发布的第一款iWatch、HealthKit移动应用平台,透露其在健康业务领域的野心;谷歌在2018年就成立了健康部门GoogleHealth,并一直是其重要产品部门。
但多家科技巨头的健康产业发展并不顺利。比如亚马逊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摩根大通共同创立的医疗保健项目Haven已经失败并宣告关闭,可穿戴式设备厂商Fitbit被谷歌收购,谷歌正在解散其成立三年的健康部门,苹果也被传正在压缩健康部门的项目规模。
三大巨头占据六成市场份额
智能穿戴前景广阔
据IDC数据机构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华为、苹果、小米三家巨头占据我国60%的市场份额,三家巨头单季度的设备出货量均在500万台以上,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的应用下,以智能手表、穿戴耳机等为核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将会更加繁荣。去年华为、Bose等大厂相继推出眼镜式智能耳机,这种集合了听觉、视觉和体感于一体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给未来多形态与VR/AR设备的结合发展奠定基础。
而在市场集中度加剧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中小企业压力倍增。
“2020年以前,这些中小厂商脱离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最廉价的商品并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在当地迅速打开市场。随着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明朗,这些大品牌和电商也迅速在海外市场进行布局,留给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所剩无几。”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有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是这个行业中一道较为明显的分水岭,大批中小企业在此之前赚得盆满钵满后果断离场,剩下没能及时抽身的企业现在就只有被品牌、电商两大阵营挤压。
“现在可穿戴市场竞争很激烈,有些领域已经打起了价格战,这种情况下大厂存在明显的优势。”丁道师坦言。
10月24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很多消费者一直选择华为穿戴产品了解自己的健康数据,在硬件、科学计算平台与服务上都不断需求突破。根据华为官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份,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累计发货量已超过8000万。
vivo智能终端总经理王友飞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TWS耳机为例,作为最早专注音乐手机、Hi-Fi手机研发的企业,vivo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专业级音质体验,旗下的产品也备受市场认可。我们成立了金耳朵声学实验室,实验室成员来自vivo内部不同部门,拥有专业音乐背景、专业技术背景和电子技术研究背景,他们聚集在一起专注专业声学研究,包括声场空间感、人声的情感和发音的结像、声音的解析力和低频的瞬态表现等。”
财信证券分析师何晨指出,可穿戴设备未来更有可能成为手机的延伸品,具有语音通话、健康监测、智能支付、科学运动等更丰富的功能;其次,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更好的数据入口,将为终端厂商提供更多的数据和价值。
上一篇: 巨头扩产缓解芯片荒 存储市场价格松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颗粒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颗粒在线,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颗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颗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